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数码 >> 详情
全球报道:百亿母基金崛起,地方国资如何选GP?|观察
来源: 科创板日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25 04:08:46

《科创板日报》 4月24日讯(记者 余诗琪)今年以来,以国企和地方财政资金为背景的母基金,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呈现井喷之势,百亿级母基金几乎成为各省标配。

在最近的四月,不断有大规模的母基金成立:湖北宣布设立300亿的大健康主题母基金,100亿的科创基金;西安宣布设立总规模100亿的工业倍增引导基金;河南省水利产业投资基金成功落地,规模100亿。

随着地方国资母基金的落地,对专业基金管理人的需求也相应增大。仅过去一周,安徽、广东、江苏、湖北、山东、湖南等省市,都开始面向全国乃至全球伸出橄榄枝,招募优秀GP。与此同时,“募资难”又是一级市场上GP的普遍状态,甚至有传出投资机构全员募资的消息。


(资料图)

当“募资难”对上母基金的“崛起”,市场化GP开始向地方国资靠拢。一位母基金管理者对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表示,现在市场上机构都在很主动的找国资母基金募资,带着项目来都是标配了。面对风格各异的GP,承担着投资回报和产业引导双重责任的母基金会如何考量,就此,《科创板日报》采访了多位地方母基金的负责人。

GP要建立专业性壁垒

在两位有着10多年的政府母基金投资管理经验的负责人看来,市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,单纯基于财务投资跟着周期搭便车的机会越来越少,这类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都很有限。

其中一位负责人表示,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,投资人的专业度是机构发展的首要条件。现在他在选择GP的过程中,特别关注有产业特色、具备专业性壁垒的。对于这类机构,即使成立时间不长,历史业绩也相对单薄,他们也会考虑出资。

另一位负责人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画像。即这些机构需要具备三个核心能力,一是能比别人更早地发现项目;二是能更快地判断项目;三是能对项目有更多的赋能,比如提供产业资源、人才储备等。“要有一两个难以被替代的专业壁垒,这样的管理人才能卷的过其他机构。”他对记者表示。

在他的观察中,现在已经有几种路线跑出来了。第一种是聚焦产业的机构,在某些垂直赛道里深耕,专业度拉满,之前的医疗现在的半导体赛道都有这样的机会。这类机构占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后,随着专业度不断提升,会往前沿捕捉到更早期的机会。在纵向上越做越深,对初创企业的生态赋能也会做得更加高效。

第二种是由有产业背景的公司发起的基金。不同于上一代产业公司发起的粗放型PE基金,新一代的产业基金普遍是既懂产业又懂投资。这类基金通过产业资源可以给初创企业提供更直接的帮助,也基于此能具备相当强的议价空间,抓住产业赛道里的细分机会。

还有一类机构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尤其猛,他把这种机构归纳为能服务创新源头的基金。这类基金抓住国内技术成果转化到商业企业的痛点,帮助科研院所、高校等完善它们的成果转化体系。通过这种方式,拿到了不少好项目。

GP要做好属地化

在专业度之外,几位母基金负责人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词是“属地化”。其中一位西南地区的负责人表示,母基金成立的使命之一就是招商引资。在选择基金管理人的过程中,他们格外重视将属地独有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红利展示给GP,希望加深GP对属地化的理解。

“我们不想做个单纯出钱的机构,那样会越走越窄,而是要给GP持续的投入时间和资源。”他表示,在财务回报之外让GP基于属地的情况去摸索适合当地产业的投资路径,通过长期的合作互相成就。基于此,他们在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,帮助GP对接当地的政策资源,让投资落地的过程能够平顺丝滑。

在GP加深属地化的同时,作为母基金,他们也在更积极地拥抱市场化。以上负责人表示,现在在出资时不设硬性的基金落地要求,包括返投要求,而是主动弥合投资和产业引导之间的目标差异。将本地的资源和诉求,融入到市场的运行中去,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多方共赢。

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属地化,都在向GP提出更高的要求。上述几位负责人都认为,市场正在进入到一个优胜劣汰的质变阶段,每年基金管理人的数量都在下降,这是“存量出清、增量放缓”。GP需要穿越周期,真正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根本性机会,才能存活下来。

标签: